《“生活化”理念下我园小班幼儿动作发展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16-11-04 录入:刘培平 浏览次数:1126

《“生活化”理念下我园小班幼儿动作发展策略研究》

开题报告

刘培平

一、课题的提出: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是本课题提出的理论基础。

《指南》明确把“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等作为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纲要》也明确要求幼儿园教师应该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同时强调:“幼儿不是被动的“被保护者”。教师要尊重幼儿不断增长的独立需要,在保育幼儿的同时,帮助他们学习生活自理技能,锻炼自我保护能力;开展多种有趣的体育活动,特别是户外的、大自然的活动,培养幼儿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并提高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在走、跑、跳、钻、爬、攀等各种体育活动中,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在深入学习领会《指南》《纲要》精神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学习必须与实践相结合,用学习指导实践,本课题的开展可以更好地学习和领悟《指南》《纲要》的理念和精神,在实践中重新审视、修正自身的教育观和儿童观,提升教师教育水平,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

2.我园小班幼儿动作发展现状是本课题提出的现实需求。

小班幼儿年龄相对较小,刚从家庭进入幼儿园走进集体生活,家长有太多的不放心,家庭中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的现象普遍存在,不少家长对孩子的保护和照顾有些过度,他们过分地注重营养和智力的开发,而对孩子的动作发展存在偏见和误区,许多家长对幼儿大动作的发展处于茫然无知或者顺其自然的态度,手部精细动作发展方面则担心做不好或怕耽误时间,有些家长尤其是祖辈家长对孩子包办太多,孩子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出入车接等衣食无忧的生活,无形中剥夺了孩子动作发展的机会;就我园现实状况而言,幼儿生数多,教师出于安全的考虑和生数较多的制约,多数教师对幼儿户外体育活动持谨慎态度,户外活动的时间和活动方式以及活动量等方面都很难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教师处于对安全的担心,不敢放手组织孩子户外活动,导致孩子越不锻炼,动作协调性越差,安全隐患越大的恶性循环。这些因素无疑会制约幼儿动作的发展,而灵活协调的动作是幼儿学习和生活的基础。《“生活化”理念下我园小班幼儿动作发展策略研究》针对《指南》在动作发展方面提出的三个维度的发展目标:1.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2.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3.手的动作灵活协调。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学习特点,提出了动作发展不能局限于体育课,而要渗透在一日活动中,在游戏情境中,整合教师和家长资源,利用身边的环境,材料,选择适合的活动内容和适宜的策略,把幼儿的动作发展与其他领域的发展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关注幼儿的整体发展同时满足每个幼儿以自己的方式和速度学习和发展,以自己的方式获得成功。基于此,我们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

二、课题的界定及理论依据

1.课提的界定:

“生活化”就是教育回归幼儿生活,一方面表示动作发展有生活的特征,另一方面又不等同于原始生活,其本质是承认、尊重生命的存在和生命成长的现实和需要,让幼儿在一个真正属于他的、能让他的生命得到萌发的现实的、感性的和真正能彰显主体性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进一步讲就是动作发展从生活中来,在生活中进行,并将获得的经验应用到生活中去。具体是指幼儿的动作发展是在生活中,在“玩”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逐步完善和协调的,活动内容既是幼儿的生活又是幼儿生活的游戏化,避免机器训练,把幼儿发展动作与幼儿园一日活动,各科教学以及家庭生活相联系。

小班幼儿动作发展有年龄特征和个体特征,大肌肉动作发展较快,身体动作比以前灵活,开始协调;手指小肌肉动作有较大发展,动作逐步精细化。

“动作发展”是指由神经中枢、神经、肌肉协调控制的身体动作的发展。儿童动作的发展遵循3条原则,即①头-尾(从上到下的)原则:②近-远(由中心到边缘的)原则:③整体-部分-整体原则。这里的“动作发展”指教师关注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在幼儿一日活动中借助自然资源和材料投放,通过游戏、生活等活动促进幼儿走、跑、跳、钻、爬、攀、投掷、平衡等大肌肉动作协调、灵敏,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手的动作灵活协调。使孩子在原有基础上达到或接近《指南》所期望的“发展阶梯”

2.理论依据:

1)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体与精华,陶行知认为,要发挥我们周围的生活、周围的社会环境的教育功能,使教育与生活相联系,与社会发展的要求一致。

(2)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

陈鹤琴认为大自然、大社会是知识的主要源泉。提出“把大自然、大社会做为出发点,让学生直接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学习”;要在“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凡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儿童自己能想的,让他自己想。”他提出通过“活教育”培养“有健全的身体;有创造的能力;有服务的精神;有合作的态度;有世界的眼光。”的“现代中国人”

(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开展多种有趣的体育活动,特别是户外的、大自然的活动,培养幼儿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并提高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4)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提出: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它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原则:

1.具体性原则:指在一日生活的具体环节中把研究目标渗透在一日活动中,在一日活动中发展幼儿动作,教师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儿童,处处有发展。

2.直观性原则:指在具体生活中示范,提醒、指导和培养。如正确的坐姿,站姿,以及阅读、书写、生活游戏等良好习惯的培养等

3.游戏性原则:指关注幼儿的兴趣和学习特点,把正确的走、跑、跳、钻爬、投掷、平衡以及手的动作灵活等动作的学习,在游戏中练习和巩固,避免说教和枯燥的机械训练。

4.个体性原则:指研究对象既关注整体发展也关注个体差异。注重个别鼓励和引导,促进每个孩子在原有基础上获得进步,避免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儿童。

四、课题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激发教师深入学习和贯彻《指南》精神,形成学习-实践-反思-交流-再实践的良好学习氛围,提升理论基础和实践水平。

2)探索与幼儿生活、幼儿游戏相互渗透、紧密联系的促进幼儿动作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3)重视家庭的配合,通过家园沟通,探索家庭对促进幼儿动作发展的途径和策略,改善家长育儿理念,提高家长育儿水平。使家园形成教育合力,更好地促进幼儿发展。

4)通过研究使幼儿园教师由对幼儿户外活动持谨慎态度到积极态度的转变,激发幼儿教师的教育智慧,在幼儿动作发展方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教育潜移默化地渗透于幼儿生活中,提升幼儿教师的教育水平,更好地促进幼儿发展。

2.研究内容

1)关于我园小班幼儿动作发展初期情况的调查研究。

设计测查表,“我园小班幼儿动作发展家庭问卷调查”、“小班幼儿行为习惯调查问卷”分析家长对该年龄段幼儿动作发展方面的态度、方法、育儿理念方面的现实情况。设计观察记录表,测查我园小班年龄段幼儿在走、跑、跳、钻、爬、攀、投掷等大动作以及握笔、折、穿、夹、手工制作和生活自理等精细动作的观察记录,发现整体水平和个体差异。

2) “生活化”理念下教师在一日活动中活动形式,活动指导,教玩具制作使用,课例研究,游戏设计,日常观察记录,教学反思等等工作方法、途径的研究。

3) 幼儿园教师指导本班幼儿家长在家庭生活中培养和发展大动作、精细动作方面的途径、方法的研究。

4)探索本园小班幼儿动作发展的评价体系,强调发展性评价,过程性评价。

五、具体策略措施

1.深入学习《指南》中的“说明”、“教育目标”、“教育建议”,对照本园小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分析落实《指南》的可行性策略。

2.从现实教育入手,分析我园在针对小班幼儿户外运动,精细化动作学习方面,从认识上到行为措施上的现状,探索和逐步构建合理有效的方法,优化教育过程。主要运用行动研究法,综合运用文献法、经验总结、案例研究、调查研究等研究方法。具体从活动时间的保障,活动形式的选择,活动材料的投放,活动过程的组织,活动评价体系的建立等方面深入研究。

3.研究方法:

1)文献法:组织教师学习相关法规,理论文章,为研究建立理论基础。

2)调查法:通过调查,了解我园小班年龄段男女幼儿动作发展现状,了解教师在开展户外活动和精细动作练习方面存在的问题。

3)行动研究法:在工作中不断改善实施策略,在不断的评价与反馈中改进教师的理念和行为。

4)经验总结法:鼓励教师不断挖掘“生活化”理念下,教师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教育智慧及时交流、借鉴、分享。优化幼儿的成长环境。

5)案例研究方法:收集研究“生活化”理念下教师工作案例。家长在生活中的育儿案例,教师对幼儿的个体差异采取的工作案例。主要观点:

幼儿的学习有其自身的特点,儿童动作的发展遵循着一定的顺序和规律,教师必须了解儿童学习方式和特点,“生活化”理念就是要求教师了解自己所面对的那个幼儿群体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从幼儿的日常生活入手,了解他们的兴趣和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探索促进儿童动作发展的策略、途径和方法。

六、实验步骤与成果形成

1.实验步骤:

1)准备阶段20136月——201310月。完成研究方案的制定、申报。确定课题组成员及分工,进行资料的准备,相关理论学习,调查分析,收集资料,起草方案、计划,论证方案。

2)研究阶段:201310月——20142月。根据计划实施研究,组织教师座谈交流,拟定“生活化”理念下幼儿动作发展的学期计划,周计划、一日活动计划。针对实施中的情况进一步分析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策略,收集资料,完成课题活动方案汇编;针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研究对策,并在工作中完善、实施,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

3)总结阶段:20142月——20146月。对本课题的研究过程及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形成研究报告,收集教师创编的活动案例,家长针对孩子动作发展的案例,收集专题论文、个案。

2.成果形成

阶段成果:

1)关于“我园小班幼儿动作发展家庭问卷调查”;“小班幼儿行为习惯调查问卷”分析家长对该年龄段幼儿动作发展方面的态度、方法、育儿理念方面的现实情况,分析原因形成调查报告。

    2)激发教师、家长智慧,丰富自制教玩具的数量、品种。

3)教师关于幼儿动作发展观察记录,教育随笔。

4)“生活化”理念下我园幼儿动作发展策略研究课例研讨。

最终成果

1)“生活化”理念下有关幼儿动作发展的游戏(自创或收集民间游戏)、活动方案汇编。

2)关于“生活化”理念下促进幼儿动作发展的论文、个案集。

    3)课题研究报告

     本课题研究的进度计划

1)准备阶段20142月——20149月。确定研究课题,学习相关理论,收集相关资料;确定课题组成员及分工,明确职责。

2)研究阶段:20149月——20156月。根据研究方案实施研究,拟定“生活化”理念下幼儿动作发展的学期计划,主题计划、一日活动计划,并按计划实施教学,针对实施中的情况进一步分析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策略;总结交流经验,完成户外活动游戏案例收集、汇编;针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研究对策,并在工作中完善、实施,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等。

 3)总结阶段:20144月——20147月。对本课题的研究过程及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形成研究报告,并编辑成论文集和案例集,请专家对研究成果进行论证。

七:保障措施:

本课题研究具有以下有利条件:

背景条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以及《指南》的颁布实施体现了国家对幼儿教育的重视。《指南》不仅为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指南》中的各级目标也对各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教育建议部分则列举了一些能够有效帮助和促进幼儿学习和发展的教育途径和方法,这些无疑是本课题研究从理论基础到实践操作方面的强有力保障。其次市、县、校对课题研究的重视,课题研究遍地开花,氛围浓厚。

基础条件:我园有良好的研究传统,曾承担过省级、市级、县级的课题研究,有热爱研究爱学习的教师,有校领导的重视,有校教科室的专业引领,有良好的研究氛围,能够保证研究顺利进行。

从上级教育部门到我们学校、幼儿园一贯重视教育科研,领导对教育科研工作会给予大力的支持、指导和帮助。

(1)专家领导小组:

乔继宁(盱眙县教育局教科室主任)

  娅 (盱眙县教育局教研员)

吴让然(盱眙县实验小学幼儿园园长,中学高级教师) 

陈玉梅(盱眙县实验小学幼儿园副园长,中学高级教师)

(2)领导小组:

邬翠萍(盱眙县实验小学校长)

王广仁(盱眙县实验小学教科室主任)

3)物质条件保障:我园是现代化幼儿园,省优质幼儿园,办园条件相对较好,能够为研究提供需要的经费,保障研究顺利进行。

本课题组成员分工:

课题组成员

姓 名

职称

职务

课题组中的分工

刘培平

小学高级教师

教研组长

课题主持人,负责课题报告的撰写。策划研究过程。组织设施研究。

吴让然

中学高级教师

园长

理论指导

陈凤昌

幼儿园一级教师

副园长

实践研究,负责关于研究过程中教师“自编游戏(或收集改编民间游戏)”,“活动方案”的收集、整理、汇编。

叶加华

幼儿园一级教师

教研组长

课题组成员,参与研究。负责教论文、观察记录汇编。

金卫红

幼儿园一级教师

副园长

参与研究,负责关于研究过程中教师或师生共同自制教玩具的收集、分类、整理。

朱婕

幼儿园一级教师

副园长

参与参与研究

刘志焱

小学高级教师

教研组长

参与研究,负责家长关于幼儿动作发展教育教学反思的汇编

胡静茹

 

教师

实践研究

高敏

 

教师

实践研究

 

网站维护:江苏微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版权:江苏省盱眙实验小学 苏ICP备11035569号 联系电话:0517-88213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