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校本研训方式 盘活校本资源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发布时间:18-09-01 录入:王广仁 浏览次数:1815

 

创新校本研训方式 盘活校本资源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为教师的成长服务”的思想,在校长室的领导下,务实奋进,开拓进取,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科研促进质量”的科研兴教战略,围绕学校提出的工作目标,聚焦课堂,研培结合,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着眼于教师综合素质、专业水平的提高,充分发挥教科研的先导、引领和服务功能,不断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从而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全面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二、工作目标

1.强化校本研训工作,创新培训模式,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继续抓好校本培训工作的常规管理,努力把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

2.课题研究扎实推进。做好我校“十”立项课题结题工作。

3.发挥我校名优教师教师发展共同体专业引领作用和示范辐射作用,不断提高活动质量,实现“名师引领、团队合作、全员提高、资源共享、均衡互补”,加强教师的教育理论学习和读书活动工作,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

4.积极开展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工作,保证校本课程建设规范有序开展。

5.开展课堂改革研究活动。以课堂教学设计为重点,优化课堂结构,促进学生全面、自主、合作、和谐、持续发展。

三、采取措施

 

本着“集体研究、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的校本研训原则,最大限度地挖掘本校的教育资源,发挥学校现有的“名、特、优”等骨干教师的资源优势,充分挖掘内部潜力,注重内涵发展。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提升教师素养和教学水平为目标开展活动,引导广大教师走“学习、实践、反思”的专业发展之路,不断地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真正让广大教师感受到职业幸福,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证。

 

(一)抓好协作共同体,让教师主动研究“研”起来

努力构建符合教师发展层进目标的各类共同体,引领教师向专业内涵提升进取。我校共同体的构建遵循异质组合,以解决实践教学问题为目标指向,实现学习共同体的整合。

1.学科教研组

根据学科特长及其教学专长,组建研训共同体。通过问题研究、备课研究、课例研究、课型研究等实现组内成员的有效链接。在这里可以进行不同的思想、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充分展示与交流。

2.课题研究工作坊

研究同一课题的老师组建成课题研究共同体,通过课题研究实现组内成员的有效链接。在这里,进行不同科研课题研究的教师,在研究的过程中共同承担研究任务,发扬团队精神,群策群力,在互助共生中成长,在互动合作中发展。

3.课堂研究工作室

根据所任学科及年级组建学习共同体。同年级同学科的几位教师在课余时间对教学问题进行探讨。或者通过备课、听课、评课等活动实现组内成员的有效链接。在这里,在更多的非正式教研活动时间里,教师频繁交流、对话,更大范围的促进教育信息的流动,扩大和丰富教师的信息量和各种认识。

4.艺友小组

采用双向选择的办法,组员间根据各自的特长、优势及不足,共同商议确立“协作内容”和“协作目标”。在这里,每次活动前要有重点解决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策略,真正把问题放在备课、上课活动中进行解决,并取得效果。

其它诸如:学校专家指导团队、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质量跟踪工作室、高效课堂(磨课)工作室、磨文工作室、儿童画工作室、阅读工作室、梦工厂工作室(相约星期六)、老班手记工作室、课堂研修工作室、案例研究工作室、教学风格研究工作室等等,都根据情况,择机组建。

我校各类共同体的构建,是作为教师主动研究的平台而构建的,它体现出多元化和多层次的特点。多元化指构成人员多元,其中涵盖了我校各个学科的所有教师、学校管理者等;同时,各共同体的研究内容和形式也是多元的。多层次指的是组织结构包括多个层次:有教师层面、学科教研组层面、年级组层面、学校层面及其他相关层面,从而构成了网络状、立体的组织结构。

(二)抓好校本培训,让校本研训活动“动”起来

在做好校级、校区级活动的基础上,加大教研组“融合.竟研”活动力度;抓好“五课”(组内练兵课、校区研讨课、全校公开课、学习汇报课、名师示范课)活动,推进“享受学习‘三案五因素’教学模式”的落实,以活动促研究,全面改革课堂教学,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跨越式发展。

本学期在延续过去学期校本教研活动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调整补充内容,创新校本教研活动形式,着重开展“集体研究、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的校本教研活动。突出各学习共同体教研、教研组教研与校区、学校主题教研相结合的形式,实行分层磨课及课题研究相结合,落实梯级校本教研制度,抓好“五课”活动。活动主要分为四个层面:

第一层面以各学习共同体、教研组为单位,开展全员参与的上课、听课、评课活动。

要求组内每人上一节交流课,并提倡跨学科听课,起到同伴互助的作用。增进教师教学工作的了解和互动,促进学科的交叉和融合,以活跃教研气氛,激发思维火花。同时对教学研究成功经验进行及时地总结和提炼,相信此举对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

第二层面以各学习共同体、教研组为单位,开展小课题研究。改变教师个人进行小课题研究为各学习共同体和教研组集体选定课题、集体研究形式。各学习共同体领衔人、教研组组长为课题负责人,集体向学校教科室申报小课题。

本学期通过各学习共同体、教研组集体参与课题研究,达到使教师人人参与教学科研,从而达到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与力量,用集体研究的理论成果指导教学实践,再用教学实践成果验证、体现、展示理论研究成果,用评价、研讨来解析理论成果和教学实践的目的。

第三层面以校区为单位,开展“教案设计、上课、说课、评课、课件制作、案例(故事)写作”等教师六项教学技能竞赛。

各学习共同体、教研组要在六项教学技能竞赛活动中,显示集体智慧,展示小课题研究成果。

第四层面以校级教研大组为单位,加强各校区的教学科研研讨交流活动。采取“同课异上”或“同上多课”的磨课方式,推荐教学理念先进、教学风格成熟的骨干教师到学校上研究课、示范课,同时进行说课、评课或进行专题讲座。

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助于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每一位教师都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关注人与人之间思想的融合,倾向于一种力量的感召,能够引领教师在参与中成长 ,在互助中发展,在引领中成熟。更重要的是丰富了校本研修的内涵,拓宽了校本研修活动助推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道路。

(三)抓好中层干部听课日,让课堂教学诊断“热”起来

本学期,设立中层干部星期二听课日制度,要求中层干部星期二全员参与听课诊断。全校中层干部分数个课堂教学诊断小组,由校级领导任组长,对全校各学科的课堂,展开认真有效的课堂教学诊断活动。

诊断活动做到:

一是有计划地听。学期初对全校教学人员的分布状况统一安排听课计划,每周的课堂教学诊断活动“听什么,听谁的课”均在前一周的教师例会上公布。为了真正起到示范引领、骨干带动、研讨交流、成果汇报的活动效果,按全学科分两个层面进行,即中青年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是第一层面,青年教师的诊断提高是第二层面。有计划地听课,努力使中层进班的课堂教学诊断活动真正做到有始、有终、有效。

二是有准备地上。无论是骨干教师还是参加工作五年以下的青年教师,都要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

三是有目的地评。课堂的提速增效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各听课组针对所听班级的课堂教学,进行有目的地评析。每一节课后,听课小组的领导要立即跟执教教师进行课堂评析研讨。除了对课堂教学环节进行研读与分析,挖掘教学现象背后的原因,揭示教学的本质特征外,还要就学生的操作活动、探究活动、讨论活动等现象展开评议。至于教材的处理、教学的理念、教法的选择等诸方面也要进行较深入的分析,以达到研究现象、分析成因、提供对策、改善教学的目的。

(四)抓好课题研究,让课题研究与管理“活”起来

学校坚持树立“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科研兴师”的教科研理念,以教育科研的发展推动学校、教师、学生的整体发展。

“十三五”期间,学校共有县级以上各类课题30余项,在教师中蔚然形成人人参与科研活动,个个争报科研课题的良好气氛,取得了良好的研究效果。

本学期,要求广大教师和行政人员树立问题即课题的研究意识,用研究者的眼光审视自己的教学和工作,努力做一名研究型教师和研究型干部。

各课题组要以“小课题”为载体,开展主题系列活动。从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入手,筛选一些有代表性、有价值的内容,以小课题的形式有计划地、系统地与教师一起进行研究,把“日常工作课题化,课题研究日常化”。在研究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进而达到以研促教、以研促学、以研促改,以研促进教师科研、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学校将进一步创新研究与管理模式,努力使课题研究与管理进一步活跃起来。

(五)抓好青蓝工程共同体,让青蓝工程帮扶“沉”下来

本学期,充分利用全校成立的23个“青蓝工程暨青年教师发展共同体”,引领青年教师率先发展,以形成对全体教师的辐射影响。

强化过程指导。制订符合青蓝工程双方的、可行的活动计划,学校每周均安排两对师徒开展相互听课活动,学校行政领导和相关年级教研组长跟踪听课。此外,学校还要定期举行集中展示的“师傅示范课”和“徒弟汇报课”活动。要求徒弟上汇报课,师傅必须全程指导,精心打磨,力求让徒弟们真正得到锤炼与提高。

注重评价促进。学校要求,师徒双方要在学校安排的基础上开展日常指导与学习工作,每月相互听课不少于3节,每学期师傅指导徒弟写一篇较高质量的科研论文,而且徒弟还要学习一本教育专著。师傅要将指导徒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及科研水平作为重要工作来对待,接受学校期末青蓝工程考核。学校将定期检查师徒结对活动情况,并作为评选优秀师徒的参考依据。

(六)抓好校本培训,让校内专家报告“旺”起来

作为学校强化校本培训,充分发挥校内优质教师资源,提升全体教师科研素养的又一有效举措。本学期将最大限度的让校内专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组建校内专家组。学校根据本校教师资源状况,采用自主报名和教师推荐的方式,邀请校内名师和优秀的学科骨干教师组成校内专家组,由各位成员按学校教科室制订的教师培训计划,结合自己的学科专长,承担本学期校内专家报告的任务,按计划依次给教师作报告、做讲座。让开展讲座的校内专家有展示的舞台,最大限度地实现学习成果的共享,也让其他教师“近水楼台先得月”。

确定培训主题。为了落实教师培训计划,通过校内专家报告,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发展过程中和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同时,结合学校每学期向教师推荐的一本教育理论专著,校内专家的讲座主要是围绕“一本书”的研读、研讨和交流,结合报告人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成功经验,将学习到的先进理念、前沿思想、成功做法在校内推广普及,以期提升全体教师的职业素养和课堂教学水平,进而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向更高层次迈进。

明确培训要求。为了提高校内专家培训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的效果,针对校本培训的特点,一方面要求校级领导和行政干部带头报名并承担培训任务;同时,要求承担报告、讲座任务的校内专家必须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所推荐专著的相关章节认真研读。既要有对内容的讲解和自己学习的体会,更要有联系实际的和可操作性的实践指导,并要求每个培训报告或讲座必须做成PPT课件,并依次于每双周三、四对相关教师开展校内培训讲座。另一方面,学校对每一位教师都提出明确的学习纪律和要求,并配有专门的学习笔记。教师在听取校内专家讲座的同时,要认真地记录,认真地反思,在学期结束时,学校还将以适当形式组织考核,以促进教师培训的学习和深化。

(七)让网上科研沙龙“火”起来

学校鼓励教师建立个人网页,开设教育博客,并利用学校内网平台打造校内教育科研论坛专栏——网上沙龙,为教师提供一个自由交流教育教学经验的平台,成为校本培训的又一亮丽的风景线。

一是有主题讨论。二是有计划地考核。三是有目的推动。

(八)让教师的精品图书“漂”起来

阅读是教师成长和人终身教育的需要。让校园飘逸书香是学校营造教师专业成长氛围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校认真落实淮安市教育局“四个一”读书计划的一项具体措施。除了学校层面建立的“精品书库”外,还提倡让教师手中的精品图书“漂”起来,让全校教师共享学校的图书资源,让教师真正成为一个“读书人”。

(九)重视以赛促研,让竞赛评比“赛”起来

本学期将分别举办相关竞赛活动:中年教师竞赛课、教学研究课、课题汇报课、教学设计、教学故事、教学案例等等。

(十)开展校级名师评比,让优秀教师“名”起来

学校将制定校级名师评比标准,开展校级名师评比活动(具体序列同上级有关名称),评选后,张榜公布。

 

 

盱眙县实验小学教科室

20188月21日  


附: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教科研工作行事历

周次

主要工作计划

负责人

第一周

1.制定教科室工作计划.

王广仁

2.教研组制定教研活动计划。

张春海

3.告知教科研检查项目。

杨本勇

第2周

1.统计全校教师暑假期间读书心得完成情况。

杨本勇

2.做好市级课题结题准备工作。

葛  亚

3.启动师能工程量化考核工作。

王广仁

4.总结落实盱眙县实验小学“青蓝工程暨青年教师发展共同体”相关工作。

王广仁

5.校区创新教研活动、审核教研组制定教研活动计划。

张春海

6.校区练兵课、“青蓝工程”研究课、骨干教师公开课或讲座。

张春海

第3周

1.校区练兵课、“青蓝工程”研究课。

张春海

2.暑假期间读书心得评比、上学期教研组特色教研评比。

杨本勇

3.教师发教育博客(教育案例、故事)。

葛  亚

4.课题组主要负责人落实课题研究工作。

王广仁

5.教师个人小课题申报。

葛  亚

6.充分发挥我校“智慧校园”的资源优势,学校新网站开辟专栏,启动网络教研。

杨本勇

第4周

1.名师示范课、骨干教师公开课。

张春海

2.各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自愿申报,领衔成立校“名师工作室”。

王广仁

3.各类学习共同体活动情况调查。

葛  亚

第5周

1.校区练兵课、“青蓝工程”研究课。

张春海

2.举办2018年秋季校级教学研讨会议。

张春海

3.市级课题结题论证准备。

葛  亚

第6周

1.名师示范课、讲座及骨干教师公开课。

张春海

2.教师发教育博客。

杨本勇

3.校本培训讲座。

王广仁

第7周

1.校区练兵课、“青蓝工程”研究课。

张春海

2.举办教学论文或课题成果交流活动。

葛  亚

3.进一步探讨网络教研模式。

王广仁

第8周

1.名师示范课、讲座及骨干教师公开课。

张春海

2.教师网上听课。

杨本勇

3.课题研究成果交流。

葛  亚

4.课题研究论文评比。

葛  亚

第9周

1.校区练兵课、“青蓝工程”研究课。

张春海

2.开展课堂教学有效性小课题的研究工作。

杨本勇

3.教师发教育博客。

葛  亚

第10周

1.教师网上听课。

张春海

2.期中教科研工作检查、总结。

杨本勇

3.校长讲座。

王广仁

第11周

1.校区练兵课、“青蓝工程”研究课。

张春海

2.教研组特色教研活动申报、评比。

张春海

第12周

1.名师示范课、讲座及骨干教师公开课。

张春海

2.校本培训讲座。

王广仁

第13周

1.校区练兵课、“青蓝工程”研究课。

张春海

2.校区教科研工作经验交流。

杨本勇

第14周

1.名师示范课、讲座及骨干教师公开课。

张春海

2.校本培训讲座。

王广仁

第15周

1.校区练兵课、“青蓝工程”研究课。

张春海

2.组织优秀教案、优秀课件、优秀论文的评选。

杨本勇

3.教师发教育博客。

杨本勇

第16周

1.名师示范课、讲座及骨干教师公开课。

张春海

2.教师制定新的“三年成长计划”。

王广仁

3.“青蓝工程暨青年教师发展共同体”成果汇报。

王广仁

第17周

1.校区练兵课、“青蓝工程”研究课。

张春海

2.教师小课题研究成果交流、评比。

杨本勇

第18周

1.课题组主要负责人整理课题资料。

葛  亚

2.师能工程量化考核。

张春海

第19周

1.教研组上报下半学期特色教研活动资料(装订成册)。

张春海

2.全体教师教案、个案、反思征集。

葛  亚

第20周

1.课题研究成员优秀论文竞赛。

张春海

2.期末教科研工作检查、总结。

杨本勇

第21周

1.各校区整理教科研资料归档。

杨本勇

2.整理本学期教科室各种资料将其归档。

杨本勇

 

 

 

 

 

 

 

网站维护:江苏微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版权:江苏省盱眙实验小学 苏ICP备11035569号 联系电话:0517-88213213